今年8月初媒體報道,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中國宏橋將會關停268萬噸違規產能,大約占其總產能的30%,并最大化現有的開工率,將產量維持在當前水平。如今,中國又出臺從10月起減少華北污染的計劃,市場預計削減鋁和鋼材產量的命令將一步執行。而在8月24日,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鋁價就已上漲3.2%,至每噸1.6650萬元人民幣(合2500美元),這也是該合約價格逼近2011年以來的最高收盤價。
花期分析師表示:“從2017年起,需求增長將會超過產能增長,導致開工率改善和鋁價上漲。”
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則預計,鋁價在第四季度還會以每噸100美元的速度繼續再漲,市場也集體認識到,盡管今年以來中國鋁庫存增長了3倍多,但供給側改革已經很好地支撐了鋁價,屆時價格上漲很有可能促使中國以外的冶煉廠重啟生產,進而推動全球市場進入盈余狀態。
面對這一形勢,安邦分析,煉鋁行業作為國家削減產能的行業之一,在執行過程中逐漸出現了國企和民企因面對的執行壓力不同,為了完成去產能目標,民企承擔了更大的壓力的情況。在這種形勢下,尤其在環保治污高壓下,民企去產能更是首當其沖,結果就是市場份額丟失,進而對國際市場的產生影響。